驻扎门乌德总领事柯友生发表媒体署名文章 《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,共筑繁荣美好新未来》
2025-04-14 16:59

2025年4月14日,驻扎门乌德总领事柯友生在领区戈壁新闻网、东方省电视台、苏赫巴托省BBS电视台和东方媒体集团等多家媒体平台上发表署名文章《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,共筑繁荣美好新未来》。全文如下:

近期,美国悍然向全世界发起关税战和贸易战,严重破坏世界贸易规则,严重损害国际经济秩序,严重威胁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。世界动荡之中,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,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,成为不稳定世界的最稳定因素。

4月8日至9日,中国举行了中央周边工作会议,提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。中国将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,以建设和平、安宁、繁荣、美丽、友好“五大家园”为共同愿景,以睦邻、安邻、富邻、亲诚惠容、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,以和平、合作、开放、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,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主要平台,以安危与共、求同存异、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,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。

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,人文相通,利益相融,命运与共。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,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协议,是18个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,并同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“两大集群”。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,中国将始终把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,始终致力于促进周边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。

中国同周边国家持续巩固战略互信。好邻居比金银更珍贵,求同存异才能拥有真切情谊。早在1954年的亚非会议上,中方就提出“求同存异”方针,推动各国弥合分歧,为此后亚洲经济经济腾飞、快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习近平主席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系统提出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,已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,为应对全球风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

中国同周边国家持续深化发展融合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同周边各国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,共享发展机遇。当前,上海合作组织、中亚峰会、澜湄合作等多边机制不断完善,RCEP提质升级,2024年中国—东盟贸易额达6.99万亿元人民币,惠及11个国家20亿人口。中巴经济走廊带动直接投资超250亿美元,中老铁路、雅万高铁、跨里海运输走廊等重点项目有力推动区域互联互通,以亚洲开放融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。

中国同周边国家共同维护地区稳定。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历史警示我们,和平来之不易。中国同周边国家积极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,共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,筑牢亚洲和平根基,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。

蒙古是中国的好邻居、好伙伴,也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蒙山水相连,有着4710公里的陆地边界。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,中蒙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丰富成果。蒙古“远景2050”“发展之路”战略与中国“一带一路”深度对接,中蒙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。2024年,中蒙双边贸易额达到190.47亿美元,其中蒙对华出口占蒙出口总额达91.3%,有力促进蒙经济社会发展,提升蒙民众生活水平。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公开表示,中国的快速发展为蒙古国带来新机遇。

当前蒙古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关税战的冲击,出口下降,通胀上升,居民收入减少,大项目建设受到影响。困难面前,加强中蒙合作是破局之举。中方将秉承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,以建设中蒙命运共同体为方向,深化政治互信,推进口岸互联互通,促进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,让中蒙合作成为动荡世界中蒙古发展的“稳定器”和“助推器”。

面对全球变局和单边主义挑战,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、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。中国将同包括蒙古在内的周边国家一道,积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,推动战略互信与开放合作,促进互惠互利与共同繁荣,携手共建亚洲的光明未来。
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